高晓松当年以超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60分的成绩
考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
因为他家里人希望他毕业之后能当个科学家
在80年代,这样的经历已经足够让人羡慕
然而高晓松在大三那一年,却自己从学校退了学
后来又去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提及这段经历的时候,高晓松说
之所以大三选择了政策,是因为当时国家出台了一项政策
结果导致不只是他
当时很多的清华大学生都在大三就从清华退学
就是国际规定所有的公费大学生,必须为国家服务5年才能出国留学
高晓松说,在那个时代,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几乎是最好的一条路
但那时中国没有自费生,所有大学生都是公费生,每个月都拿国家给的补助
所以,5年之后才能出国留学,等于是要把之前拿国家的钱还给国家
才能出国
那时候只要上大四就必须为国家服务5年
所以很多人在大三的时候就选择了退学
高晓松也说,虽然他因为他妈妈是在德国生的,算是华侨的直系亲属
可以直接出国,但他那时候因为搞音乐也不太想读书
还因为跟老狼去海南演出没钱回来,在厦门流浪了半年
因此被学校降了一级,高晓松就要在清华读6年才能毕业
种种因素叠加,导致高晓松当时也跟很多人一起,大三就从清华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