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民绝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

猎民绝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

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不同季节穿有不同的服装,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套头皮帽、皮手套、皮围裙、皮坎肩等,其制作方法和选料也不同。

冬季穿的皮袍,鄂伦春语“苏恩”,是用在冬季猎获的狍皮制作的,此季节狍皮毛长皮厚,穿着特别保暖。

夏季的衣服是用皮薄、毛短的红杠子皮制作的,鄂伦春语叫“古拉米”,也有用刮掉毛的狍皮制作的。春秋穿的衣服是用秋季短狍皮制作的,鄂伦春语叫“卡热莫纳”。

皮裤,鄂伦春语“额热克依”。皮裤多用三张狍皮在秋冬季制成,裤长只到膝盖下,下半截穿皮套裤。套裤无裤腰和裤裆,只有两条马蹄形裤腿,用皮绳栓在裤带上。

男人狩猎、女人砍柴时都习惯穿上它,既保暖,又可以保护里面的裤子,行动起来也很灵便。男女有别,随着时代的变化,长短略有变化。

狍头帽,即狍头皮帽子,鄂伦春语叫“灭塔哈”,是用完整的狍脑袋皮缝制而成,而且连狍耳、眼、鼻都要保留下来。有的甚至将两个角也留下来。

戴上这种帽子,既保暖又别致,是男人们最喜欢戴的。这也是鄂伦春服饰中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装束。戴上这种帽子,可以起伪装和蒙蔽野兽作用。

另外,鄂伦春人穿的狍皮做的鞋叫“奇哈密”,穿上狍皮制作的袜子叫“道克吐恩”,戴的狍皮手套叫“考胡路”,用狍皮做的被褥叫“纳纳乌拉”,狍腿皮褥子叫 “喔沙舍克吐恩”。

总之,狍皮制品是鄂伦春人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品。狍皮制作技艺及制品就成了狩猎文化的传播载体,这是一部没有文字的史书,反映出鄂伦春族人的生活观,审美观、宗教思想,是研究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申报的鄂伦春族狍子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星际资讯

剑灵新手指南:操作方法与快捷键
365体育投注官网

剑灵新手指南:操作方法与快捷键

🕒 09-09 👁️ 7686
轿车的名字从何而来?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称呼?
365体育投注官网

轿车的名字从何而来?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称呼?

🕒 07-20 👁️ 366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宠物饲养》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57).doc